![]() 扫一扫 ![]() 扫一扫 ![]() 扫一扫 ![]() 扫一扫 竞品分析方法很多,但大多数是偏向 B 端产品经理方面的或者是 C 端设计师的,真正在 B 端设计中的方法比较少,这次为大家介绍适合 B 端设计师使用的竞品分析方法。 新手如何快速入门竞品分析?看这篇就够了!竞品分析是产品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流程之一,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服务,启发设计、规避风险,同时有力地支撑设计方案,让主观的用户体验变得有理有据。 阅读文章 >一 、竞品分析的作用与思考互联网产品 PRD 评审或设计方案评审时,都有可能被领导或相关评审同事询问:竞品的方向是什么?竞品是如何做的?所以竞品分析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。在火热的 B 端市场,竞品分析对设计师来说越来越重要。 近两年的工作发现大家在进行竞品分析时会存在的一些共性疑惑:
竞品分析的作用按照对产品及个人两个维度进行说明: 二、B 端竞品分析的难点为什么要进行竞品分析,B 端竞品分析的难点在哪里?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了解 B 端产品的特性,B 端产品主要面向企业、组织等,体现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网页端、可视化大屏、PC 端等,竞品分析有助于产品改版升级,满足公司发展需要。 对于设计师而言,有助于明确设计方向,实现设计目标和产品目标,快速了解业务。而 B 端竞品的难点在于行业类目不好找,页面无法实际操作,部分业务逻辑庞大,梳理不清等,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 B 端产品的竞品分析。 三、竞品分析如何做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竞品分析应该怎么做。竞品分析的方法很多,主要有用户体验五要素法、流程走查法、表格法、借鉴法、SWOT 分析法、Kano 模型等。竞品方法主要是六大方面的内容:明确目的-选择竞品-梳理场景-收集资料-差异比较-结论输出。 1. 明确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竞品分析的目标,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,对于 B 端设计师而言,自身产品所处的阶段不同目标也不同,需要了解当前产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和用户特征,做到先「知己」再去「知彼」。常见的产品阶段目标主要是:
2. 选择竞品 对于竞品的选择上,也要根据竞品分析的目的不同,进行不同的竞品选择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: ① 直接竞品 即与自己即将要做的产品方向最相关的竞品,也叫对标产品,例如美团外卖和饿了么。 ② 间接竞品 即与自己产品方向看似不相同,或产品方向不完全一致的产品,例如:农夫山泉和百事可乐。 ③ 头部竞品 即在行业内做的比较领先,市场份额处于领先的产品,例如:腾讯会议在中国的 SaaS 云会议里处于第一的位置。 ④ 关键干系人推荐 即可以决定产品方向的人给出的推荐产品。例如:老板、产品经理。 3. 梳理场景 场景是人物、时间、地点/环境、出现某物、欲望/目标、手段六要素所组成的特定关系。其实就是什么「人」在什么「时候」在什么「地方」出现「某物」出于什么「目的」做了「什么事」。 举个例子:公司职员王先生(用户)18:00(时间)下班(出现某物)。需要打车回家(需求)。王先生在 17:50 时,打开“打车软件”可以看到公司附近有很多出租车,王先生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确认打车。30 秒后出租车司机车师傅接单,王先生可以在手机上清晰地看到李师傅的车辆位置,10 分钟后王先生成功上车。到达目的地后,王老生用手机在线支付了打车费,开心地回到家陪女儿吃晚饭(目的)。 B 端产品基本上是业务信息化,将「线下已有需求」系统化,所以需要「还原业务」,而不是「创造业务」,无法发散获取,只能还原场景,回归场景。 4. 收集资料 针对这些问题,我分享几种方法:
① 确定竞品 对于解决行业垂直类问题,可以参考这个名录,里面有详细的分类与统计,发现自己要分析的垂直行业,找到自己产品的直接竞品,间接竞品,从而找到对方的公众号,宣传官网,企业新闻动态等。 来源于艾瑞咨询:2021 年中国企业级 SaaS 行业研究报告 筛选竞品可以从产品的关联性考虑,找到自己产品的直接竞品,间接竞品,也可以从导向性考虑,比如业务导向(存在竞争关系的业务),功能导向(存在竞争关系的功能),用户导向(用户特征一致),来进行筛选。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现在是非常便捷的方式,通过搜索引擎我们可以找到任何想要的资料。除了国内最常用的百度之外,也可以在必应、谷歌搜索之间切换搜索。 百度中文结果最为全面,但搜索结果中夹杂着很多广告,需要有能力辨别;必应的结果呈现最简洁,搜索结果的质量很高,但是对于中文内容的摘录有时候不够全面;谷歌搜索的中英文结果都比较全面,但缺点在于访问困难。 除了专业搜索引擎之外,查找产品也可以在垂直搜索引擎中查询,例如知乎、CSDN、微信搜索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垂直内容网站搜索,可以得到更加精确专业的结果。 善用关键词,比较确定的关键词,可以直接搜到想要的结果:例如,我明确知道我要搜索医药行业的 CRM 解决方案,关键词定为“医药 CRM 解决方案”,基本能够搜到想要的结果。 行业分析 搜索相关行业报告、白皮书,网站包括:艾瑞咨询、199IT 互联网数据中心、易观、友盟、TalkingData、36kr、各大证券公司的行业研报、工信部不定期发布的各种白皮书等等。 天眼查竞品公司推荐 天眼查、企查查等企业搜索网站中,现在也根据搜索结果推荐了一些竞品公司,但推荐质量不算太高,可以作为补充性参考。 ② 官网搜集资料 现在很多公司的官网介绍非常全面,如果对领域已经比较熟悉,那从官网资料中就能找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。 以 Odoo 为例,官网资料包括功能、资源、在线试用、活动等。 应用中包括具体产品介绍,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产品范围以及产品的简单介绍。 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按照业务类型、职能、需求、行业的不同解决方案。 有些公司网站还会包括帮助中心、使用手册,如果能拿到这些材料,对竞品分析更有帮助。 ③ 试用 了解自己的产品竞品后,直接联系销售,让对方给我们介绍一下产品,或者发产品文档给到我们,产品文档中一般都会包含,企业介绍,产品信息,使用方法,内容更新,成功案例等,这样对于自己确定竞品节省很多时间,还可以请对方销售远程演示,或者发使用视频,这些东西对于后续的竞品分析都有用处。 注册 一般 B 端产品都有 30 天左右的免费试用期,可以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、公司名称等进行注册,后台审核通过后可以试用免费版。 公司可以在天眼查上选取一个中小规模的公司,并对公司信息有大概的了解,避免后续对方销售人员沟通时露出马脚。 销售人员沟通 一般留下电话后,对方的销售人员会主动打电话过来进行介绍,如果有演示需求,对方一般还是比较乐意的。 沟通时需要注意几点:
回绝销售 在收集到需要的信息后,要找出适当的理由回绝销售人员的进一步推销,给双方都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。 ④ 朋友单位借账号操作 如果有亲朋好友已经在用竞品了,可以找熟识的人要一下账号。 如果有测试系统的话最好,我们可以任意操作,探索功能背后的逻辑;如果只有生产环境的话,我们需要十分注意,操作谨慎,以免影响正常业务。 如果实在不方便给账号的话,可以厚着脸皮去人家工位观摩一下系统操作,了解业务流程和系统流程,对自己的产品设计也会有不少借鉴意义。 四、差异比较日常工作中,B 端设计师的竞品分析是围绕一个具体目标展开的,所以并不会要求设计师输出上述那种系统化的桌面竞品研究报告。以下这些形式和内容在设计师的竞品分析报告中更为常见: ① 以表格形式概括竞品在战略层的产品定位和用户概况。 ② 聚焦在所分析的主题和功能范围上,以表格形式呈现各产品功能/内容上的差异。 ③ 涉及到复杂任务/页面的跳转逻辑时(结构层),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其页面逻辑关系: ④ 通过页面内容归纳总结页面的信息架构(框架层),分析不同竞品页面的结构和内容差异。 通过上述可视化的方式,将竞品战略、范围、结构、框架层面的特征做一个呈现,方便对比分析,后面进行结论输出。 五、结论整理以上的分析,总结各个产品的优缺点;回到竞品分析的目标,找到自己能够借鉴和参考的方面,然后规划和布局,制定自己的产品设计策略,可以把竞品的一些内容考虑进产品设计迭代计划中。 以上,就是针对 B 端设计师的完整竞品分析流程和框架,大家可以直接套用。不过不同的行业和业务差异,在分析的着重点和一些具体内容上可能会有不同,这个就需要大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去积累,最终形成适用于自己业务的竞品分析模板。 手机扫一扫,阅读下载更方便˃ʍ˂ |
@版权声明
1、本网站文章、帖子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“转自(或引自)网”字样,并标明本网网址。
3、本站所有图片和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,仅用作展示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!QQ: 13671295。